-
關于我們
安慶頭條,以安慶本地新聞為主,
聚合優質內容,目標打造安慶本地權威的新聞資訊平臺 -
手機版看新聞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抖音號
安慶市人民政府網站 發布了最新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一起來看看! 征收土地范圍 為了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本項目土地征收共涉及23個地塊,地塊位于迎江區長風鄉長風村、高松村、柘山村,老峰鎮長山村、和平村、山湖村、新光村、新建村,大觀區十里鋪鄉林業村、紅水塘社區,宜秀區大橋街道紅光社區、九塘村、三義社區、蘇崗社區、太平村、吳咀社區,大龍山鎮永林社區,白澤湖鄉白澤社區、獨秀社區、石塘社區,菱北街道羅沖社區境內,征收土地總面積67.8791公頃,其中農用地52.2406公頃(耕地42.7172公頃,含永久基本農田9.0698公頃)、建設用地13.4609公頃、未利用地2.1776公頃。此次被征土地實際面積及地類以《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的勘測結果并報省政府依法批準為準。 補償安置標準 補償安置標準本次征收集體土地、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全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準的通知》(皖政〔2020〕32號)、《安慶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市區被征收集體土地上房屋和青苗補償標準的通知》(宜政秘〔2021〕141號)等文件規定執行。 1、征收宜秀區大橋街道、大觀區十里鋪鄉集體農用地和建設用地補償標準為59115元/畝,集體未利用地補償標準47292元/畝;征收宜秀區大龍山鎮、白澤湖鄉、菱北街道集體農用地和建設用地補償標準為55743元/畝,集體未利用地補償標準為44594.4元/畝。 2、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根據《安慶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市區被征收集體土地上房屋和青苗補償標準的通知》(宜政秘〔2021〕141號)文件規定執行。 安置方式 被征收土地所涉及農業人口安置采取貨幣補償安置和社會保障安置相結合的方式。 按照《安慶市市區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暫行辦法》(宜政發〔2006〕24號)規定:在本市行政區劃內,經依法批準征地后,失去全部土地或人均耕地面積少于0.3畝(以戶為單位),被征地時年滿16周歲及以上的人員,納入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范圍。 |